发布《开放合作发展报告(2025)》成果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0月12日,中山大学区域开放合作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开放合作发展报告(2025):重构全球价值链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成果发布。中山大学区域开放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表示,这份报告的目的是通过翔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系统梳理“一带一路”建设10多年来的合作成果,探讨全球化转型和治理变革的深刻逻辑,为应对全球发展挑战、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举措。 路”。这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10多年来,政策长效传导机制已基本形成。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各国交流合作的框架日益重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机遇。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陆海空“四位一体”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建设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价值链高效流动,促进分工不断完善,建设国价值链低位。国际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与共建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不断扩大。 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为亚太地区包容性增长提供动力。金融渠道不断拓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地位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中的使用逐步丰富。人文交流基础不断夯实,文化交流、教育合作、卫生合作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一带一路”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报告重点围绕深化“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深化“硬联通”和“软联通”协调、扩大基础设施“硬联通”范围、加快规则标准“软联通”进程,并提出了“一带一路”推进融合的一系列建议欧洲议会、中欧合作、中非合作等地区机制。倡议;推动价值链升级,加强区域价值链数字经济赋能,推广环保工业园区经验,构建“一带一路”综合价值链体系,帮助中小经济体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强区域合作,落实具体政策。
(编辑:马长彦)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