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中国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国际各方关注中国“十四五”发展成就)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开放的中国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国际各方关注中国“十四五”发展成就)
2025年10月20日上午10点40分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步伐,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实现新突破、发生重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接受记者采访的外国官员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持续超越多个水平。持续的高品质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持久活力。”中国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国地位,2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建成的5G基站数量世界第一。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研发人才队伍……“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持续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未来有望达到这一水平,今年约为140万亿元。 “第一”、“最多”、“最大”相继出现,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加速由量变向质变转变。从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从追赶者到领导者的转变。面对国际环境剧烈变化等多重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 “近年来,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持续增长,考虑到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这是极不寻常的。”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马科斯·皮雷斯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超过35万亿元。中国经济不仅体量大,而且发展势头强劲。提高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成效显着,为经济复苏发挥重要作用和全球经济的增长。近年来,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持久活力。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副教授阿列克谢·克利尼奇表示,即使面对复杂、充满挑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的积极势头。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创新驱动。当前,我国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技术制造、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加快发展,推动我国成为制造大国和科技强国,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印度尼西亚德莱阿尔卡拉哲学大学院士克劳斯·海因里希·拉迪蒂奥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十分活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将继续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国内大市场优势与国际合作机遇成功结合起来,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现代娱乐经济和数字技术驱动新消费……南非副总统经济事务特别助理加迪贾·布朗表示,过去四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达到56.2%,比“十三五”时期提高8.6个百分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应用消费领域纷纷耳目一新。布朗表示,当前扩大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促进消费专项行动,激发消费者购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这不仅将促进零售和数字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也将为商业伙伴和投资提供更多机会。” “为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建立了主要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顶部;新建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万公里。将新鲜农产品当天或次日从田间送到居民餐桌……每一个伟大成就都表明了中国的发展成果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真正转化为人民的福祉和幸福感。乘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仅需4个多小时。伊中友好协会会长海达尔·鲁拜向记者介绍了近期访华经历:“这次旅行非常愉快,从城市到乡村,我看到了中国美丽的风景。我发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真正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他还指出,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9岁。 “这一成就得益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016年以来,我每年两次访问中国,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化法国国际事务专家斯特凡·帕里索对四川成都的访问印象尤为深刻。“成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美食文化也闻名。他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改善环境和医疗保障方面,社会保障也让人民满意。皮雷斯表示,中国在教育、医药卫生等领域进行了投资和改革,教育日益普及,医疗服务范围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特别是医疗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 养老服务明显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为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C“中国高铁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阿农德表示,中国高铁网络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化,便利资源流动和经济发展。“中国物流业高度发达,促进了电子商务等发展 随后德总表示,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在为其他国家提供发展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懈努力的结果。”“十四五”期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繁荣之路,单边免签“朋友圈”已扩大到47个国家。“去中国旅游”、“来中国购物”越来越受欢迎。网剧、网文、网络游戏等“三新文化”在海外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大力推动自主开放、单边开放,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显着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学习中国的方案和经验。库利尼奇表示,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全球多边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坚持高水平开放,不断扩大规则、法规、管控、标准等制度性开放,与各国分享巨大市场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国际社会相信中国发展前景,期待中国经济高速发展。A”高质量发展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泰国国家发展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冷良表示:“泰国游客喜爱中国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和地方特色菜。”泰国与中国去年3月互免签证,两国人才交流取得重大进展。“十四五”期间,中国两度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继续 放宽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彰显了中国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坚定决心和促进全球开放合作的责任。埃及金字塔报专栏作家艾哈迈德·塔拉比克表示,从2021年至今年5月,今年以来中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4.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总额。 “十三五”规划“开放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布朗表示,“中国式的现代化得到了南方国家的广泛支持。”布朗表示,“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发展成就将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倡导互利共赢,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宝贵的稳定性,拓展了南非与中国在科技、医疗、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空间。” (记者李北京、里约热内卢、莫斯科、雅加达、约翰内斯堡、迪拜、巴黎、曼谷、开罗10月19日)辛毅、陈一鸣、肖曦ngxin、曹思云、郑翔、关克江、向开元、杨毅、黄佩娇)
(编辑:苗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