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其中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建设充电设施2800万个,提供容量3亿千瓦以上。公共充电,将满足1000多人的充电需求。 8000万辆 电动汽车普及,充电服务容量倍增。这一高水平设计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进入了规模建设与模式创新并重的新阶段。正在充电基础设施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关键要素,市场增长空间巨大。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童宗奇认为,《方案》不仅明确了目标和发展路径,还详细规定了管理部门职责和地方实施指南。这一政策发力的背景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强劲的市场需求。公安部数据显示,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689万辆,占汽车总数的10.27%。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臂)总数达到1734.8万个,换电站数量达到4946个。我们正在建设全球最大、最广泛、最完善的货运服务网络。 “近年来,公司充电桩出货量增长非常迅速,预计今年将突破100万台。”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总经理何刚表示,与此同时,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正在从“数量上的追赶”转向“质量上的提升”。 《规划》重点提出了提高公共充电设施质量、优化居民小区充电条件、促进车网互动、提高供电能力、改善运营服务等五项具体行动。是的,你猜对了。公司旨在解决从城市到农村、从私营部门到公共场所各方面的充电问题。童总奇表示,随着产业技术的迭代、应用场景的优化和提升从相关标准来看,充电基础设施的范围越来越广,参与主体也更加多元化。从早期的几家企业到如今的百花齐放,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入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比亚迪高级政策研究专家徐光建表示,这一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加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加快布局,更方便消费者补充能源。有望进一步解决当前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使用难的问题。今年,比亚迪推出了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兆瓦级闪充平台和全球首个“光充储一体化”超级充电站。将在全国多个示范区进行测试力争2026年全面商业化,让电动汽车充电更加便捷、环保。比亚迪将持续加大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和创新,开发更高效、智能的充电解决方案,提升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将变得更加碎片化,行业必须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提高质量服务。”童宗琪表示,行业未来应找到自己的定位,发展环保合作模式,进入提升充电服务质量的新阶段。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的重点将是如何高效、集中地协调电网稳定和生产安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车站体验和运营质量。对新模型的探索不断突破行业界限。北京彩宝分布式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利用移动和全球服务推广高效分布式微电网的公司。赛宝公司首席运营官林琳表示,公司的发展目标与公司的目标和《规划》政策相一致。 2027年,公司计划在长三角、深圳等城市推出2000多款移动充电器。设备。此外,还将聚焦兆瓦级快充服务解决方案,优先发展重卡、工程设备和商用车。采用赛宝新能源独特设计的雷鸟电池及核心电力电子硬件,完成电池充电、微电网运维一体化闭环功能,支撑市场快速增长。在所有场景中。此外,《方案》还考虑到均衡性和广度的系统性提升,提出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市级行政区域新增至少1.4万支直流充电枪,以进一步下沉农村充电网络,实现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保障春节返乡等高峰时段的充电需求。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有望进入加速建设周期的新阶段,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商报记者 刘静)